以传统文化为依托,以利他之心为使命!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,传播正能量.......
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新闻
如何“乐活老龄”?对养生迷局怎么看?国医大师分享健康经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3-03-10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405
   海派中医因其开放兼容的特质,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活力,随时代进程传承发展。此间,上海涌现出一批德高望重、医术精湛的名医名家,国医大师当前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最高荣誉,更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。
 
  2022年上海市级医院“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”和“医院开放日”活动带来《大医精诚,守正创新》线上直播,邀国医大师与分享谈从医路、健康观。
 
  谈老龄化与病:
 
  表现在老年,根子或埋于青年
 
  我国60岁以上人群已超2.6亿,占总人口18.9%。国医大师施杞教授说,面对滚滚而来的老龄化,对中医骨伤科医生来说,关心较多的就是慢性筋骨病。
 
  “以慢性颈椎病为例,发病率在20多年前也就1%-2%,而今则达到20%-25%,发病率不断上升。腰椎病也不低,如今达到25%,50岁以上人群更是达到50%。此外,还有慢性关节病也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。”施杞教授说,慢性筋骨病的高发病率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,包括对医疗需求提出新要求,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,从而也提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:如何更好预防这类疾病。
 
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,施杞教授就提出“慢性筋骨病”的概念,并将相关防治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。他认为,“慢性筋骨病”这一类病有其发生发展过程,与年龄很相关,老龄化之后,筋骨衰老,属人体自然退化过程。
 
  那么,可否预防?施杞教授给出三条要诀:青年防伤、中年防邪、老年防衰。
 
  “青年防伤”说的是青年时期要防损伤,比如运动员在青少年期间受伤埋下筋骨损伤,普通人盲目健身造成运动损伤。运动要有度,追求某种效果恐得不偿失。
 
  “中年防邪”说的是外邪,提醒中年人正值拼搏时刻,不要疏于关照健康。
 
  “老年防衰”提醒的是,尽管衰老是自然规律,但可减缓其进程,减少在衰老进程中的疾病的发生,保持身心活跃。
 
  施杞教授提醒,大部分的病不是一天突然发生,而是经年累月形成,表现在老年时期的病,根子或埋于青年,未病先防、治愈后康复、加以重视都很重要。
 
  人不可能不生病,没生病时要注意什么、生病后又该如何?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围绕高发的心血管疾病带市民认识中医“治未病”思想的四个层次——“未病先防、将病救萌、已病防变、愈后防复”。
 
  “未病先防”说的是关注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,做好预防,比如戒烟限酒、情绪稳定、作息规律,尽可能不让疾病发生。
 
  “将病救萌”提醒的是如果感觉到胸部隐隐作痛,或到了高发年龄段,要有所警惕,在疾病萌芽状态就予以关注。
 
  “已病防变”就是疾病已发生,但疾病往往有一个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,此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要规律随访,忌情绪波动、过度劳累,以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。
 
  “愈后防复”即提醒当前心血管恶性事件的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。比如针对心梗,病人经抢救顺利出院后感觉“难关过了”,其实“关口”依旧在,一枚枚支架植入后,疏通了梗塞的血管,但引起梗塞的根本原因并没去掉,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依然重要。
 
  严世芸教授说,中医治未病思想绵延2000多年,中医智慧在疾病发展多阶段都有意义,总结来说主要是先一步截断,让疾病不要进一步发展。
 
  谈新冠与中医药:
 
  中医药与疫病,值得进一步研究
 
 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,在中国,疫情防控一线,总有中医药的独特身影。中医药这座古老宝库里,蕴藏着什么与大“疫”战斗的密码?
 
  严世芸教授说,今春这轮上海疫情经历了一段艰苦的防控过程,在此过程中,上海的防控工作很有特点,中医药全程介入、贯彻始终,取得了明显的效果。
 
  他谈到,中医药工作者在投入临床防治工作的同时,也进行了临床研究,得出不少令人欣喜的结果。比如发现,对高风险人群、重点人群,使用中医药干预后的感染率风险可以减少40%;没有中医药干预的密接人群的阳性检出率是干预人群的3-6倍,提示中医药在感染预防方面的效果。